老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显然在她那里,我已被伟东全盘出卖。
一年后的一天,我在学校的阅览室里偶尔翻到一张《中国青年报》,顿时定睛良久。然后四周望望,悄悄将报纸折叠起来塞进了兜里。
那张报纸的一部分至今我还保留着,标题为:《宁愿冒风险,不甘耗青春:李伟东离开科研所到乡镇企业展才能》。
我当时的感觉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多少有些惊讶。
后来了解到,他开的公司其实只是挂了个乡镇的牌子,但经营场所、服务对象等全在城里,因为他主要倒卖的就是些适用于机关办公的电子产品。所谓乡镇企业云云,无非为享受某些优惠政策而已。
伟东就这样下了海,并很快便节节得手,成了领时代潮头的人物。
今天可以说,使伟东快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当时的西山人在商品经营方面尚无任何觉悟,也就是严重缺乏竞争对手。而顾客方面就更加可喜,只要是贴着“高科技”标签的东西,便足以令那些小官吏们唯有向往的份儿。何况在商品经济初期,市场信息严重不透明,谁也不知道那些新鲜玩意儿该值多少钱,但面对现代化潮流却是谁都不肯落伍,各级部门都有自主权了,别人有的工作条件,我们凭什么没有?再加上一些“关系”在其中所起的必要作用,想不赚钱实在很难。
伟东的操作模式很简单,就是不停跑到外地进一些“高科技”产品,再凭高超的社交能力将那些局长、厂长、镇长、行长等一一“摆平”,活儿就算差不多了。走上层,拿项目,这成了他此后多年的行为主旋律。从北京拉来电脑一倒手,就能卖一台赚两台,天下哪儿还有这么爽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