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小說網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做塞王 > 第二百二十二章 训话

第二百二十二章 训话(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正是出于这个理念,他才规定学生只有上午上文化课,下午全都上体育课,而且是室外课,刀枪棍棒、拳脚骑术、五公里越野都要拿出来训练学生,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若是下雨天则更要练,雨中练习才能彰显精神。

反正这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高科技理论要学,朱楧办学校的目标是让肃国的人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会一些基本的运算,再有一些基础的物理化学常识就行了,再多了他也做不到,这么点东西一上午的时间完全够用了,下午不练身体怎么行?毕竟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主要方式还是肉搏,没有一副好的身体,冲上去只能给人家送菜。写文章和诗歌是不会将敌人写走的。

朱楧将国民上学的年龄定在十五岁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首先太小了不行,像后世的那种六七岁就上学的根本行不通,因为这个时候那些小屁孩还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住在学校只能给学校增加负担,学校没有那么多的本钱来聘请保姆管他们。而且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懂事,调皮捣蛋的比较多,不好好学习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更何况,朱楧还要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以求他们能够文武双全,以资国用。六七岁的小孩子怎么训练,这根本就是瞎搞嘛。

综合上述情况,朱楧将国民上学的年龄定格在了十五岁,十五岁的人既懂事了,又能生活自理,还能接受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实在是最合适不过的年纪。

而且,朱楧规定肃国的人民十六岁为成年人,就该承担成年人该承担的义务了,比如说赋税、徭役、兵役等等,十五岁上学也不耽误这些事,不会为国家的运转造成不良的影响。

才艺少女的选拔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才开始,这一个月朱楧也没有闲着除了为娱乐场所选择地址的事情之外,最重要的事就是关心学校建立的怎么样了。

国民的教育问题是他最关心的问题,宁愿少挣一点钱,也要普及义务教育,让所有的肃国人民都识字,让他们都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为将来肃国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从设立督学大臣一职以外,朱楧完全做了甩手掌柜,将肃国的学政全都扔给了俞恩远,还没有来得及去考察他的工作成绩。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敦煌城内的学堂已经盖的差不多了,第一批学员也已经开始上课了,是时候考察一下祖国的花朵们的生长情况了。

根据朱楧颁布的法令,凡是肃国的国民,不论男女在十五岁时都必须到学堂里来上学识字,学期为一年,这一年不收任何费用,学校还管一顿午饭和一顿晚饭。

再者,按照保甲制度的规定,凡是肃国满十六岁的成年男子农忙时干活,农闲时要随着甲长、保长一起练兵,十五岁的时候先在学校里进行一次系统的军事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等他们成人之后在训练会省事很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孔圣人都是十五岁才有志于学,所以朱楧认为肃国的普通国民也不用着急,追随圣人的脚步,十五岁的时候再去上学再合适不过了。

朱楧将督学大臣俞恩远叫道自己的王宫,十分客气的赐了一个座位,对自己这个曾经的老师十分温和的说道:“爱卿这几日筹办学校十分辛苦了,寡人听说爱卿和大禹治水一样,是三过家门而不入,内心是十分的感佩。寡人替我国的学子谢过先生了。”

消息传出,举国一片欢腾,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识字,有出息啊?在封建社会,读书识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是请教书先生就得花一大笔钱,那些个能考取功名的人,除了聪明刻苦以外,都离不开家里面的大力支持,要不然根本撑不到考试的那一天。毕竟不管人多么聪明,多么努力,总要先吃饭吧,饭都吃不上,家里老人病了都没钱治病,还读个屁书!

现如今,肃王殿下爱民如子,竟然免费让全国的孩子们上一年学,还管两顿饭,自古以来,哪有贤明如此的国王啊。这比给他们减少几年的赋税还让他们高兴,自己的孩子好了,要比自己好了值得庆贺的多。

朱楧没办法一下子弄出那么多学校让全国的孩子们都去上学,只能先在敦煌建立几个试点,试点成功之后,再由各个郡县过来取经,在各地实施,确保每个县有一所学校。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有的一个县的面积比中原一个市都大,让孩子们每天走读上学实在是不方便。

因此,朱楧规定各个学校除了免费提供伙食以外,还要免费提供住宿,那些住宿在学校里的学生也不能白住,要帮学校干活,种菜地、挑水、砍柴等等,借此也能锻炼他们的体力和生活能力,别到最后书念得怎么样先不说,一个个的都变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偏偏还目空一切的书生,那就亏大发了。这是违反朱楧办学校的初衷的。

朱楧的教育理念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最起码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不是假大空的空话,是十分有必要并且能够做到的,比如欧美国家的学生们智商不能说低,体育、品德等等都很不错,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汉人为什么做不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