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
1647年(清顺治四年)9月19日,夏完淳等四十三名抗清名士在南京同时遇难。此前,夏完淳的好友杜登春去南京打探消息,恰巧遇上清廷处决的场面。杜登春得以目睹夏完淳就义过程。这成了杜登春一生最刻骨铭心的记忆。遇难者中有夏完淳多位好友及岳父钱栴,行刑方式是斩首。
杜登春看到,夏完淳与好友刘曙携手昂然而出,拒绝下跪。
杜登春看到,刽子手因无法痛快地砍掉挺身而立者的首级,只好从颔下以刀抹向夏完淳喉部。
杜登春看到,夏完淳是平静地望着明亮的屠刀赴死的。
夏完淳(1631——1647),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生存于明清易代之际,殉难时虚岁十七,生存于人间仅不足六千个日夜。三百多年来,少年完淳倒下的躯体砸疼了无数人的神经。其生命短暂如彗星,其精神重量比之恒星亦不为过。
三百七十年,对时间对历史来说,可以说是漫长,也可以说是瞬间。不仅夏完淳为之尽忠的大明王朝远逝,他所誓死反抗的清朝也仅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
我自少年时代知有夏完淳,就一直向往能拥有一部《夏完淳集》,历几十年竟未得。新世纪之初,借助喧嚣因特网,终于搜到了一部皇皇五十多万言的《夏完淳集》(白坚笺校本)及其他相关史料。我得以窥见这位少年英雄文学创作全貌,并能对其精神世界有个略显深入的探察。
读《夏完淳集》,感受其悲壮文心,雄伟灵魂,我感动不已。在如此短暂的岁月里,经受如此激烈丰富人生,爱恨情仇达于极端,十六七岁时所达到精神高度、强度,古今中外,罕有其匹。这是一个人类精神奇迹。面对这位在历史文学史都刻下深深印痕的少年,我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似乎找到了答案,又似乎没有。
哪些因素促使夏完淳如此早熟?
人格在无情历史面前有没有独立价值?如何评判儒家人格?
夏完淳仅仅是忠孝节义符号吗?他的自觉献祭,有无意义?
……
夏完淳被捕时,以一首五律辞别故土,这就是有名的《别云间》(云间是松江县古称):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知此行必蹈死地。首联高度概括了自1644年国变这三年来,湖海漂泊矢志抗清直至被俘的生存境况。中间两联剖示心际,有问天问地问山河的浩茫心事,有对人生对故土的留恋。尾联是面对死亡的誓词:我死后,不屈灵魂定要继续高举大旗。整首诗气概豪迈,浑厚。古往今来,谁在十七岁时面对死亡能有这种胸襟?谁在十七岁时能如此清楚明白自己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