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附注:
如果要为今天的中国企业家拍一张“群体像”,我愿意摘录威廉·曼彻斯特在宏篇巨构《光荣与梦想》中写下的最后一段文字:
<注释1>:原罪事件:2002年12月,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闭幕式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提议,政府是不是可以考虑实行一个税收特免,从现在开始,过去的事既往不咎。2004年1月,河北省政法委发布一号文件,其中第7条规定,“对民营企业经营者创业初期的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的,不得启动刑事追诉程序”。由此,关于企业家有没有原罪(张维迎的行政上司、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教授坚持认为,企业家根本没有原罪)及原罪该不该赦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个月后不了了之。
一个让人不无尴尬的事实是,我们今天对企业家的公共责任以及公司使命的认识,仍停留在美国上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之间的水平上。在中国,即使是最好的经济学家,仍然对企业家的职业使命抱有不实际的幻想。
<注释2>:2003年度“中国百富榜”第91名、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多次公开他的疑惑:自己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并无过人的体能,凭什么拥有那么巨大的财富?为此,对社会、对员工有一种负罪感,使自己生活得很压抑。当他深入车间,看到他的员工,不畏寒暑拼命为企业干活,他常自问:这中间是否存在着不公?这使他常常产生有芒刺在背的感觉,连上街逛书店都觉得有许多眼光在盯着他。
——F.A.哈耶克
<注释3>:2003年度《新财富》评出的“大陆内地富豪400强”第8名、河北企业家杨卓舒在《商业领袖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文中称:“商业领袖在为人类贡献物质财富的同时,贡献着精神财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这是借有形商品而广布于社会的灵魂层面的东西。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商品,包括人对人面对面的服务,都是商品生产者灵魂的凝固物。”
把公共责任托付给商人是一个冒险的举动。
<注释4>:李海仓事件:2003年1月22日上午,中国工商联第九届执委会副主席、2002年度《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27位、山西海鑫集团董事长李海仓在运城市闻喜县东镇遭枪杀身亡。同年,福建轮船公司总经理刘启闽在办公室被连捅数刀丧生,浙江亿万富翁周祖豹在家门口遇刺14刀身亡,甘肃长青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恩谦在长青大厦遭枪杀,“仇富情结”及“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一题顿成社会热点。
中国的企业家群体似乎正陷入一个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都十分紊乱的时期。
<注释5>:高尔夫停建事件:2004年2月23日,《人民日报》刊出记者调查披露,中国已建176座高尔夫球场,只有1座经国家审批,并对各地的高尔夫热提出严厉批评。此后,深圳、北京、海南等地纷纷急停高尔夫项目。而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则撰文为高尔夫辩护,他认为“高尔夫运动在中国遭遇到了歧视”。他在文章中反问:“有人经常讲到不能用公款打高尔夫,难道用公款吃饭就可以吗?为什么单要提高尔夫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