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重新想象和发现中国”的交响曲震耳欲聋,那个自康梁以来数度死而复生的“大国梦想”再次苏醒,没有人怀疑中国正在通往“大国”的道路上呼啸前行。然而,经济的成长是否必然地意味着国民的繁荣?改革的利益会不会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阶层的囊中之物?
世界上并非没有这样的先例。俄罗斯是一面镜子,拉美、菲律宾和印尼是另一些镜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一直存在这样的情况:一方面,符合大众利益的改革经常遇到重重障碍,难以很快地推进;另一方面,只对少数有权有势的人有利的改革,比如说权贵私有化,倒可能进行得很快,也许几天几个月就把原有的公共财产一扫而光。”
在2004年春天的一次研讨会上,吴敬琏先生做如是发言。正如很多人士所观察到的,在今后中国,一个可能发生的景象是——
跨国集团挟资本、技术和理念领先之优势,四处摘“桃子”,赫然构成一个庞大的利益板块。
民营资本从高端消费品领域和中心城市且战且退,同时,利用“地利人和”之优势,率先进入公共事业领域和垄断性行业,继续在体制转型中猎取凹地效益,此外,资本市场上的游戏和土地的囤积,则为他们在日后的竞争中拥有可交换的资源优势。在很多民营业主眼中,与跨国资本的结盟,是最理想的结局。
国有资本继续在整合中积聚,在彷徨中流失,最终成为“关键的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