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b>笔者</b> 也就是说……现在地底下还有尸体?
然而,某一天,这一家发生了突然的变化。第二个孩子——浩人出生了。这个三角形的房间,是不是为了浩人建的呢?
<b>栗原</b> 这张平面图是登在网上的房产信息,应该是房主将房子卖给房地产商的时候,房地产商制作的。说不定房主卖掉房子之前,已经将地下室填埋了。
<b>笔者</b> 欸?!也就是……儿童房?
<b>笔者</b> 可如果有地下室,应该会反映在平面图上啊。
<b>栗原</b> 没错。尽管地方不大,但还是能放下一张婴儿床的吧。屋里有一扇大窗户,采光也好。
<b>栗原</b> 这块地方,有没有可能既是通道又是<b>地下室的入口</b>呢?夫妻二人将倒在浴室的死尸拽到这里,打开门,直接把尸体藏进地下室。这样就把尸体处理掉了。
<b>笔者</b> 不过,能利用长子杀人的父母,会特意为二儿子建一间屋子吗?
——栗原指着更衣室旁边的空间。
<b>栗原</b>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分析邻居说的话,夫妻俩应该很疼爱浩人,平时经常带他出门。他们对浩人的态度简直和对A君天差地别。
<b>栗原</b> 是的。这个地方在哪儿呢?得有一定的面积,并且密闭性好,不能让臭味四处弥漫,还要和生活区有一定距离。当然,不能让外界看到也是关键。这套房子里没有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房间。既然如此,就可能存在地下室。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推测:<b>A君也许不是他们亲生的</b>。对了,之前你告诉我,东京那栋房子“以前住着三口之家”。这话你是听谁说的?
<b>笔者</b> 你是说,房子里有专门放尸体的地方?
<b>笔者</b> 听柳冈先生说的,好像是房地产商告诉他的。
假设真有人在这套房子里杀了人,没有车就无法把尸体运出去。尽管可以租车,或者借公共停车场一用,但这样的话,只能把车停在房子旁边,再将尸体搬进去。这就会有被人看到的风险。如果凶手不惜为杀人专门建一栋房子,很难想象他们会冒这个风险。那么,要怎么处理尸体呢?我猜,他们也许<b>把尸体藏在了家里</b>。
<b>栗原</b> 这证明片渊一家对房地产公司说了谎——实际上是住了四个人嘛。可在签合同的时候,一旦提交住民票,这个谎言立刻就会被戳穿。
<b>栗原</b> 我跑个题,这套房子没有车库吧。
谎言之所以直到最后都没被戳穿,是因为片渊家的住民票上根本就没有A君的名字。这个小孩儿没有户籍,说不定是被买来的孩子。
被埋藏的房间
<b>笔者</b> 人口买卖?
<b>笔者</b> 欸?!
<b>栗原</b> 嗯。总之,夫妻俩对A君没有任何爱意。但即使是这样的人,也知道疼爱自己的子女。他们在亲儿子浩人身上倾注了寻常父母对子女的爱。人嘛,就是如此,有着可怕的双面性。
<b>栗原</b> 比如地基太硬或太软,都是不能打桩的。不过,很难想象唯独这么一小块空间的土地特性和旁边不同。这样一来就只剩下一种可能:<b>这块地下面有点儿名堂</b>。比如说……有个地下室。
——和别人的孩子比起来,肯定更疼自己亲生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这种推测还是让我难以接受。片渊夫妇的人性令我难以琢磨。
<b>笔者</b> 某种原因?
<b>栗原</b> 好了,从这儿往下就是我的想象了——
<b>栗原</b> 建房子的时候,有个步骤叫“打桩”,将长桩打入地基之中。可能当时存在某种原因,使这块地不能打桩。
夫妻俩很苦恼,不知道该在哪里抚养浩人。在这座房子里,杀人无异于家常便饭。他们不想在这样的环境下抚养捧在手心里的亲儿子,希望尽量让他在其他的地方长大。可这又是不可能的。
<b>笔者</b> 这是什么意思?
作为补偿,也作为妥协,他们建了这个三角形的房间。平面图上,唯独这间屋子仿佛是从整套房子中挤出来的。唯独这间屋子不属于这座阴暗的杀人凶宅,屋里洒满阳光。浩人就在这间屋子里长大,对一切浑然不知。
<b>栗原</b> 我估计不是特意留出来的,而是不得不留。也就是说,<b>不能在这块地上建房间</b>。
<b>笔者</b> 照你这样说,夫妻俩同时还监禁着A君,强迫他杀人。如果他们真为浩人的幸福着想,就不应该再杀人,而不是去建什么屋子。
<b>笔者</b> 那为什么还要特意留着这块地呢?
<b>栗原</b> 可能是想要金盆洗手,实际情况却不允许吧。
<b>栗原</b> 是的。总不能爬上墙头走过去吧。所以增设了三角形房间后,这个院子就废了。
<b>笔者</b> 啊?
<b>笔者</b> 那就是说,从哪儿都进不去院子……?
<b>栗原</b> 我以前就思考过这个问题。这对夫妻真的是出于自身的意愿杀人的吗?也有可能是听从某些人的命令,迫于威胁才这么做的吧。
<b>栗原</b> 走不过去。昨天我结合高空俯视照片和资料中的数据算了一下,围墙和三角形房间之间那条窄道大概在二十到三十厘米。成年人是过不去的。
<b>笔者</b> 你是说,主谋另有其人?
<b>笔者</b> 嗯……但可以从门厅那边走吧?从三角形房间旁边穿过去,不就行了?
<b>栗原</b> 对。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对夫妻无异于生活在地狱之中,恐惧与罪恶感一定塞满了他们的全部情绪。对他们来说,此时出生的浩人就成了唯一的希望。让浩人幸福地成长,也许就是他们的救赎。
<b>栗原</b> 我一度是这样认为的。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太对劲儿:<b>没有通往庭院的门啊</b>。最开始,客厅的门是通往庭院的。可增设了三角形房间后,这扇门就没有这个作用了。其他房间也没有门通到院子里。也就是说,没法从房子里的任何地方到庭院去。
<b>笔者</b> 那他们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浩人身上了……
<b>笔者</b> 那么,住户是为了留一块地方做庭院,才将房间设计成三角形的?
<b>栗原</b> 嗯。按照这个思路往下想,我对这套房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变化。
如果增设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就会余下两个小空间。不方便当作庭院使用。可如果房间是三角形的,留出来的空间就相对大一些。
——栗原将东京那套房子的平面图放在桌子中间。
<b>栗原</b> 比方说,住户完全可以增设一个这样的房间。长方形的,面积也差不了多少,更方便作为房间使用。施工时也相对容易。但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原因也许出在庭院上。
<b>栗原</b> 二〇一八年,一家人出于某些原因,搬到了东京,并借此机会建了新家。我之前对这套房子的判断有误。这是一套经过夫妻俩周详的考量设计的房子,真正做到了杀人育儿两不误。
——栗原在便笺本上将画面补足。
两面
<b>栗原</b> 是的。只是,即使如此,依然有可疑之处。
<b>栗原</b> 这套房子有两张面孔,也可以说,是光明和阴暗两面。
<b>笔者</b> 这样啊。看来是迫不得已才建成三角形的。
光明,指的是客厅、厨房、卧室等,有许多窗户,可以光明正大地让外面看到的房间。这些房间,全是为了浩人建造的。在这些房间里,夫妻俩按照“理想一家人”的剧本,抚育浩人长大。
<b>栗原</b> 这套房子原本是在一块梯形的土地上建的,是这样的形状。多出来的那块三角形地皮,被用作庭院。这套房子没有阳台,院子里大概放了晾衣杆什么的吧。后来出于<b>某些原因</b>,必须增设一个房间。于是按照土地的形状,建了那个三角形的房间。
而与之相反,这套房子也有阴暗的一面:儿童房、浴室、秘密空间。夫妻俩在这些见不得阳光的昏暗房间里,命令A君杀人。光明与阴暗的分界,就是连通卧室与儿童房的双重门。
——他手指的位置,是一块用围墙围起来的梯形空地。照片应该是房屋在火灾烧毁后拍的。栗原拿出便笺本,画出了那片土地的形状。
第一次看到这张平面图时,我以为设计双重门相当于双保险,是怕孩子从房间里跑出来才建的。可是埼玉那套房子的儿童房,却不是双重门。这一点我之前一直想不通,现在总算明白其中的理由了。
<b>栗原</b> 昨天收到你发来的资料后,我在网上查了这套房子的地址。嗯……就是这里。
这双重门,是为了<b>避免A君看到浩人</b>而建的。打个比方,父母到儿童房给A君送饭的时候,假设只有一扇门,A君可能会看到浩人。如果有两道门,就不必有这个顾虑了。
——栗原将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电脑屏幕上是一张高空俯视照片。
<b>笔者</b> 他们不想让A君知道浩人的存在吗?
<b>笔者</b> 嗯?
<b>栗原</b> 唉,既然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一定能听到声音,A君不可能完全意识不到浩人的存在。可没有人知道,假如A君真的见到浩人,会作何反应。浩人的境遇和A君正相反,A君说不定会嫉妒他,想要加害他。这是夫妻二人害怕看到的。或许他们一方面管束着A君,一方面又怕他乱来。
<b>栗原</b> 我不清楚住户建这间屋子的目的,但大概能猜到<b>这间屋子为什么是三角形</b>。
<b>笔者</b> 原来如此。
<b>笔者</b> 所以,住户是在原来庭院的位置,增设了三角形的房间。可是,为什么要建这样一间屋子呢?
<b>栗原</b> 好了,这样一来,双人床的谜团也解开了。在埼玉那套房子里,夫妻二人分别睡在单人床上。可东京的房子里只有一张双人床。这个区别是怎么产生的呢?我先说结论:这张双人床不是夫妇俩睡的。
<b>栗原</b> 这套房子刚建好的时候,是不存在这个三角形的房间的。你看,如果没有三角形的房间,它就是一套形状普通的房子。从客厅的窗户可以看到户外,那扇门是通往庭院的。
<b>笔者</b> 欸?
——栗原用手遮住三角形的房间。
<b>栗原</b> 我猜睡在这张床上的,是浩人和他的妈妈。把床放在这个位置,就可以一边照顾浩人,一边监视儿童房的状况。就算最糟糕的情况发生——A君从房间里跑出来,做母亲的也可以保护浩人。
<b>栗原</b> 另外,“对开窗”的优势就在于透气性和采光性,安在这个位置会被三角形房间的墙挡住,风和光几乎都进不来,完全无法发挥它的功能。那么这个位置为什么会有窗户呢?我想,也许这扇窗原先是<b>朝着户外的</b>。
之所以能从卧室一览无余地看到更衣室,是方便孩子的母亲在更衣室的时候,也能看顾到卧室的情况。
<b>笔者</b> 确实是这样。都快擦着墙了。
<b>笔者</b> 如果真是你说的这样,孩子的父亲在做什么呢?
<b>栗原</b> 三角形的房间和客厅之间有一扇窗户,对吧。这叫“室内窗”,也就是在房间和房间之间打的窗户。室内窗并不少见,但很少用图上这种类型的。图上这个叫“对开窗”,窗户全打开的时候,会给三角形的房间制造很大的压迫感。
<b>栗原</b> 他大概负责看管整个房子。
<b>笔者</b> 增设?你怎么知道的?
你看一楼的卧室。它也可以用作客人的卧房,不过平时应该是父亲的卧室吧。这家人把杀人当作家常便饭,相应地,自己的生命也会有被人盯上的危险。我猜父亲的使命就是“守城”,确保妻子和孩子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威胁。
<b>栗原</b> 这间屋子很诡异。我不了解具体细节,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b>这是一个增设的房间</b>。
<b>笔者</b> 不过,照这么说,A君平时都是被监禁在房间里的啊。那邻居见到的那个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宫江觉得这个三角形的房间很奇怪。你知道这间屋子是干什么的吗?
<b>栗原</b> 大概是那天发生了什么,至少是夫妻俩不希望发生的异常事态。对了,邻居家的先生见到的,是<b>孩子站在卧室窗前</b>的身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