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游戏的二重奏 (第3/5页)
孙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元卫贼能跑,每次都是前三。啊,小张这几天不太行,都没进前五,是不是前几天他请假了?……有些是真能跑,不要命,咱确实比不了。你说这个张元卫,早9点干到晚12 点,叫你,你行吗?
吉莱斯皮将算法分类管理的劳动者称为“算术型工人”(calculated workers)。对于外卖骑手而言,他们不仅仅是算术型工人,更是游戏化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平台算法巧妙地将个体劳动者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资本的管理结合在一起,并在不知不觉间依靠骑手对于外卖游戏的参与而有效地塑造了算法自动生长、自动发展的根基。
这些榜单有效地激发了骑手的兴致,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等单的空隙,无聊的骑手们会聚到一起,比较各自的骑手等级,免不了彼此吹嘘一番。老高十分关注骑手的排名。每次看到站长推送日排行榜,他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研究一番,进行点评。一天下午,我们坐在街边聊天,老高偶然间看到了站长发布的周跑榜单,便开始和一旁的骑手议论起来:
“人体电池”
骑手的等级设定是一种充满游戏化的设计。它与诸多当下网络游戏的进程设置颇为相似。例如,每当晋级成功,游戏者就会获得新的称号、权益或者相对应的武器装备、积分值等。除了系统实时更新的骑手等级,平台还会设置日跑单量、周跑单量、月跑单量等团队排名。站点的管理员会定期在工作群组中推送个人跑单成绩,按照送单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排列,以促进内部竞争。
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外卖平台系统是如何依靠骑手搭建起来的?
我更愿意把挣的钱想象成实物。比如说,今天挣了一百,就是一顿饭钱,可以和同事 happy(开心)一下;要是挣了二百,那就可以给女儿买一套衣服;三百呢,我就更高兴,几乎可以给儿子买个电动玩具汽车了!
我们可以把整个外卖系统想象为一个游戏场,骑手就是游戏玩家,骑手的手机、头盔、电动车等行动轨迹连接着系统后台的服务器。骑手的劳动过程,除了送单,也是不断与后台系统进行互动的过程。在系统后台,每一个外卖员都有自己的主页面,上面显示着骑手的送单量、等级、从业时长、积分、奖励等。这些数据由骑手所在站点或者团队直接管理,并成为之后送单情况排名的直接依据。
这个跑单啊,就是上瘾。跑一单给一单钱。都是白花花的银子。所以,跑到了一百,你就想跑二百。等到跑上二百,你会想,我能不能跑三百?就是不知足,人都这样。
这样的互动交流大多是通过“边走边看手机”的方式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外卖员的流动成为平台数据生产的重要手段。例如,有学者发现,平台系统会利用骑手手机上的GPS定位、WiFi、蓝牙或者智能头盔等实时收集流动劳动过程中的数据。
“等级”关联着“特权”,这让一些年轻肯干、有冒险精神的外卖骑手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