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章 来见见社会语言学家吧:酷飒的女性主义者们在聊什么? (第3/5页)
阿曼达·蒙特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英语在不列颠一直使用到公元1066年,那时诺曼底公爵——又名征服者威廉,即一个长着灰色胡子、戴着镶满宝石的皇冠、让人害怕的矮个男人——入侵英国,屠杀了一大群人,并带来了一种早期法语。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英国出现了一种语言上的阶级分化,即穷人说英语,富人说法语。但随后黑死病席卷而过,杀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这使得工人阶级对国家的经济更加重要,到了14世纪,英语再次成为英国的主导语言。但那时,深受法语影响的英语已经演变成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被称为中世纪英语,你可能在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看到过以缠绕的字体呈现的中世纪英语。
没过多久,我就意识到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唯一应该学习这些思想的人。显而易见,语言是现代性别平等运动的下一个前沿阵地,我们需要让世界看到这一点。
公元5世纪,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突然出现在英伦三岛——他们的登岛行为也许十分友善,也许十分暴力,历史学家们并不完全确定;但从他们携带的锋利的金属武器来判断,我倾向于相信是后者。这些部落说的语言是“古英语”(Englisc),听起来有点像《指环王》里食人妖的语言,有很多卷舌r音、暗元音,以及低沉的、像含着痰一样的辅音。这种语言,连同几个世纪后来到不列颠的维京人所说的北日耳曼语一起,将原有的凯尔特语挤到了边缘。仅存的一点点凯尔特语和这几种外来语言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知的古英语。这个过程在今天很难理解,除非你是一个古英语学者,如果你正好是的话——你好,书呆子,欢迎来读我的书。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了解到以下内容,比如在你最常说的骂人脏话中隐藏着的性别歧视;为什么说话带有气泡音、喜欢说“like”实际上代表着语言悟性高;街头混混对陌生女性吹下流口哨、大喊“嘿,辣妹!”的时候,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我们还会讨论,为什么以一种更具性别包容性的方式说话很酷,而居高临下、爱纠正别人语法的家伙逊爆了;为什么“男同性恋声音”会得到关注,而“女同性恋声音”却无人在意。另外,我们还将讨论“cunt”(屄)这个词的历史;“gossip”(八卦)到底是什么;如果男人从地球上消失,语言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只是从理论上来说!我可什么都没暗示);我们可以如何利用所有这些信息,来实现真正的改变。
为了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段语言之旅,请允许我简要介绍一下英语是如何诞生的。
我们也会碰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真的有可能完全收复再定义“slut”这个词吗?我们能够永远杜绝街头的言语骚扰吗?我们无法百分百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至少现在还没办法。但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掌握所有你需要的“书呆子”知识,让你说话听起来像房间里最敏锐的语言忍者。我以我的经验告诉你,这种感觉不是一般地棒。
但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相关历史。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许多说法是从哪里来的,收复英语就无从开始。你得先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对吧?好消息是,英语并不是由一群穿着长袍坐在房间里制定规则的白人男性发明的——虽然有时情况的确如此,比如法语,稍后会详细讨论。语言基本上不可能一经发明就永恒不变,相反,语言一直经历着持续不断的自然演化。
下面讲一段我自己的经历。我曾经用我仅有的一丁点语言学专业知识,成功说服一个和我背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对女性应该如何说话有着自己顽固信念的人——改变了想法。那时我19岁,在纽约大学的课余时间照看一位教授的女儿,她在曼哈顿上东区的一所预科学校上学。与她同年级还有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的母亲常穿花呢裙套装,头发颜色像黄色水仙花,这位母亲成长于重视言行举止得体高于一切的家庭,而她立志要把这些优良原则传授给自己的女儿。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多人对英语感到不知所措、哑口无言的时代。但情况不是必然如此,我们可以收复英语,这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做到这一点。
我在地铁6号线上遇到了这位母亲,当时我们带着各自的五年级小朋友,要去曼哈顿下城的布利克街。我们坐下来寒暄了几句,然后我挪到旁边和两个女孩聊天,说着说着,我用了缩略语“y’all”(你们)称呼她们:“So how did y’all’s French test go?”(你们法语考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