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战术目标或战役目标,是攻城阶段的?

最近,在“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读到一篇文章,让我茅塞顿开。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涵义》。作者署名“洛克”,发帖网友为“小园香径长”。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校勘学中的“本校法”,得出一个结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应该理解为“短缺”或“不足”。这是有道理的。第一,屈,确实并不一定就是屈服,也可能是短缺、不足、亏欠,比如“理屈词穷”就是。理亏了(理屈),就没话说(词穷)嘛!第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宾语,是兵,不是人,也不是国。也就是说,并非屈人之国、屈人之人、屈人之君,而是“屈人之兵”。兵,当然可以理解为“军队”,但也可以理解为“军事力量”。因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应该这样理解: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接下来,就有可能实现“不战而胜”的目标。但要说清楚,这个目标,只是攻城阶段的战术目标。至多,也只是战役目标,绝非战略目标。

原因很简单,就因为攻城的成本太高,代价也太大。在当时的条件下,攻城几乎都是旷日持久、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事。《谋攻篇》说,准备攻城的工具、器械,就得三个月。然后要在敌人的城下堆土,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三个月。六个月下来,将领已经非常地焦躁,就驱赶着战士像蚂蚁一样往上涌。可是,对方难道就不反抗吗?这六个月时间,人家就没做准备吗?结果,是我方战士死了三分之一,城还攻不下来。这就是攻城的代价。或者说,是孙子看到的代价。比这更严重的,是唐人李筌注《孙子兵法》时提到的:后魏太武帝攻盱眙城,战士轮番上阵往前冲,掉下来一个,又冲上去一个。最后,弄得“尸与城平”,也没能攻下来。这样的代价,简直就是“灾难性”的(此攻之灾也)!

这些问题,我一直想不通。

事实上,一旦攻城,对方是一定会死守的。为什么一定死守呢?因为对方已经没有退路了。他从国境线上一路败退回来,退到自己家里,实在退无可退。而且,这个城里面保存着宗庙和社稷,祖宗和家人也都在这里。一旦城破,敌人进来,很可能会把宗庙社稷都毁了,甚至会屠城,后果不堪设想。困兽犹斗,他怎么能不拼一死战呢?显然,硬攻一个城市,只能是迫于无奈。能不攻,就不攻。

第二,除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还讲过“反战”吗?没有。事实上,《孙子兵法》十三篇,从头到尾都在讲战争,讲打仗,没有一篇讲“反战”。它的最后两篇,一篇讲火攻,一篇讲间谍。这两个,一个“残忍”,一个“卑劣”,都没有和平主义所必需的人道精神。实际上,如果孙武当真是赞赏“不用发动或进行战争,就让敌人屈服、投降”的,就应该再写一篇《不战》或《非战》或《免战》,而且应该放在卷首才对呀?为什么不呢?

这就要谋划,所以叫“谋攻”。怎么谋?孙子的说法,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就是“挫败”。首先挫败敌人的政治谋略,其次挫败敌人的外交手段,再次挫败敌人的军事力量。实在不行,才去攻打敌人的城池,因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伐谋、伐交,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成本最低,代价最小,是为“上策”。伐兵和攻城,都是真刀真枪地硬干,成本最高,代价最大,是为“下策”。这是成本的考虑。

这就有问题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为什么要放在攻城阶段讲呢?在《始计篇》讲,不行吗?一开始,就策划好,通过政治谋略和外交手段让对方屈服,不是更省事吗?退一步说,在《作战篇》讲,也行。野战的时候,难道就不要“不战而屈人之兵”?难道野战的时候,就该往死里打;攻城的时候,就要往活里做?讲不通啊!

除了成本,还有效益。在《谋攻》篇,孙子开宗明义就讲效益——

但是,对于这种解释,我心里一直犯嘀咕。犯嘀咕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不理解这样重要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安排在《谋攻篇》。我们知道,《孙子兵法》的结构,跟《论语》不一样。《论语》二十篇,篇与篇之间是没有逻辑关系的,每篇的内容也并非同一主题,篇名不过取自第一句话。比如《学而》,取自“学而时习之”;《为政》,取自“为政以德”。《孙子兵法》十三篇,却是每篇一个主题。篇与篇之间,也有逻辑关系。比如它的第一篇,叫《计篇》或《始计篇》。这一篇讲什么呢?讲战争的策划。战争之前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怎样计算,我们怎样谋划,这是做战争的准备。第二篇叫《作战》。讲什么呢?野战。就是讲把军队开到疆场以后,怎么打。第三篇叫《谋攻》。讲什么呢?攻城。因为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已经不像春秋早期那样,把人家打败,追五十步就不追了。这个时候是追的,可能一直追到人家国都的城下,再攻下来,把这个国家灭掉。这就是“战”与“攻”的区别,即“合陈(阵)为战,围城曰攻”。唐人李筌在注《孙子兵法》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所以,《作战》就是讲野战的,《谋攻》就是讲攻城的。《孙子兵法》前三篇,对应的正是当时战争的三个阶段——庙算、野战、攻城,李零先生称之为“战争三部曲”。(《兵以诈立》)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那么,怎样才能不战而胜?孙子也有说法,叫做“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谋,就是谋略;交,就是外交。这些都是非战争手段。比如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征南中,马谡提出的“十六字方针”,就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志·马良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来成都武侯祠赵藩的《攻心联》,也说“自古知兵非好战”。孙子的话,如果也这样理解,那他的“和平主义”,就可谓“疑似”。

这里的问题,在于什么是“全”,“国”又是谁的?有人说,全就是“保全”。国呢?有人说是敌人的。这就奇怪。战争,又不是慈善事业,为什么要保全敌国?有人说是自己的,这也不通。你都打到敌人城下,都进入攻城阶段了,怎么还要考虑保全本国?本国没有危险嘛!再说了,如果“全国”之国是“我国”,那么,“全军”之军岂非也是“我军”?春秋兵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五百人为一旅,一百人为一卒,五个人为一伍。你对自己的保全,都到“伍”了,请问这仗还打不打?也没这么保全实力的吧?

这句话,过去一般都这样翻译:打一仗胜一仗,并不是顶尖高手;不用发动或进行战争,就能让敌人屈服、投降,才是最高境界。不战而胜嘛!

其实,“全国”的解释有问题,“破国”的解释就更麻烦。请问,什么是“破国”之国?有人说是国家。那好,我再问,偌大一个国家,怎么“破”呢?其实,这里的“国”,并非“国家”,而是“国都”,即“都城”。春秋时代,诸侯的封域,叫“邦”。邦,才相对于今天的“国家”。国,则是都城,是邦的中心。国之外,是郊,是野,是鄙,再外面是疆。那是野战的地方,即“疆场”。野战之后,是攻城。因此,“破国”就是“破城”。都城一破,国就没了。谁的都城?当然是敌人的。兵临城下的,是“我军”嘛!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就清楚了。“破国”之国既然是敌国,“全国”之国当然也只能是敌国。只不过,“全国”之全,并不是“保全”,而是“完整地得到”。因此,所谓“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意思就是:攻破这座城市,活捉或杀死其国君,是下策。让他们举城投降,让我军得到一座完好无损的国都,才是上策。这不是“发慈悲”,也不是“维和”,而是真正的“全胜”。

有没有道理呢?有。第一,春秋战国,确实有“反战言论”,有“和平主义者”,比如墨子,比如老子。第二,《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

这,就是孙子心目中的“战争与和平”。

有人说,孙子是“反战”的,是“和平主义者”。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聊斋之问道长生

聊斋之问道长生

故梦听雨
见证了盘古开天,踏遍了洪荒大地,无垠岁月中,易安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文明的兴衰,龙汉大劫,魔道之争,巫妖大战,封神之战……可当他又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后,上古的荣光,早已不复存在,神道的衰败,圣人的下落,诸神的末日,还有那一个又接着一个的谜团,牵引着他的前行……
玄幻 连载 0万字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风十里
穿越古代遇上干旱逃荒,祖父渣,祖母毒,要卖掉她全家换粮食。 顾锦里表示:小意思,我是穿越锦鲤,各种逢凶化吉,渣渣必死。 逃荒到大丰村安家,外来户不好混,各种被欺压,怎么破? 顾锦安表示:没关系,哥哥我是科举锦鲤,一路连科,秀才举人进士,光耀门楣,俯视你们。 日子正过得有滋有味,兵灾四起,顾锦里掀桌,本姑娘只想种田,打仗神马的,滚! 青梅竹马小猎户:姑娘莫慌,你相公是战场锦鲤,小兵变侯爷,护你万亩良
科幻 连载 0万字
灵曦缘

灵曦缘

阿彦如玉
忘川河畔十里花海中的小精灵灵曦,无忧无虑的生活了数千年,却一朝被落在她花海中的“五彩猫”惊了,从此一吻定情……
玄幻 连载 0万字
全能大赢家

全能大赢家

柳清风
蓝天,古武界青年一代的佼佼者。不但被师傅指命为下一代的掌门人,还得到了小师妹的青睐,却因此而被大师兄忌恨上。在他一次突破的时候,遭到了大师兄的暗中偷袭,一缕元神穿越到了一个上门女婿的身上。医术救人,透视赌石,怒踩狂少,珍爱娇妻!重修炼,返武界,寻师妹,报仇恨!且看蓝天如何打造一个他的世界!
都市 连载 0万字
魔法音乐学园

魔法音乐学园

香蕉与胡萝卜
【【轻小说拜年祭征文】参赛作品】身为智人的一个15岁小姑娘尤莉亚,在父母的帮助下来隐瞒身份来到了魔法者的最高文艺学府魔法音乐学院,结识了与自己一同求学的朋友们,而在欢快的校园生活之中,尤莉亚的潜藏的秘密以及悲惨遭遇也一点一点揭露开来……以当下热点话题抑郁症为题材的日常校园恋爱群像剧,让我们一起在欢笑中品味她们的世界吧。
都市 连载 0万字
我老婆身娇体贵

我老婆身娇体贵

铭希
那天,一双白净纤细的手抓着他的手臂,甜美的如同棉花糖的声音对别人说:“这是我男人。” 他嗤笑:“想当我女人?呵。你有点小。” 姜宛白后来才知道,他说的不是年龄。 …… 某天,姜宛白跑到他的心理咨询室,托着下巴问他,“我想到一个人就睡不着,吃不下,恨不得长在他身上。这是不是病?” 他内敛的眸子里藏着笑意,“是。” “有得治吗?” “你想的是我,就能治
都市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