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单纯一次断舍离的实践并不是一劳永逸地获得愉快的人生,也不可能体味感受其中的内涵。当你整理乱七八糟的房间或整理自己的思维想法时,就会出现某些变化。
我们在严格筛选杂物和信息的过程中,就会逐渐了解“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变化着”,也会逐渐意识到“无论是杂物还是信息,只有与我建立良好关系,才有其价值和意义”。而且,从灵魂深处仔细地体味琢磨“无论是从前我们经历过的,还是我们将来要经历的,这一切都是人生经验,我们就是为了这些体验而诞生的”的道理,这样才能进一步上升到“享受人生”的另一层境界,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就是断舍离。
这些变化估计会保持一段时间,外部和内部保持一定时间的平衡。但是世间万物,诸行无常,当时的“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杂物或信息,不久之后就变成了“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东西了。这时候就要进一步断舍离,进一步做出改变了。
切断那些被我们经过琢磨和严格筛选后排除的杂物和信息的流入,清理对于“现在·此地·自我”“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或信息,摆脱目光短浅的僵化状态。在进行这种“减法运算”的同时,也要重拾自己的人性和审美意识,给自己加分,尽可能地接触更高级更深层的概念。
这个过程看起来并没有提升什么,促进什么,只是在重复着一件事。但是拥有这种经验,我们才会逐步地踏实地接近以前自己到达不了的某些类似佛法的愉悦境界。
并不是“现在有只妖怪——我必须消灭这个妖怪——唉,失败了”的过程,而是“自己的心中住着很多妖怪——不过还有菩萨大神——真庆幸有这个菩萨”。
这其实像一种螺旋上升式的进步。这种走上螺旋阶梯的步伐会持续一生。
断舍离听起来利用的是“减法运算”,形式则是采点给分。
“求学问,就要每日积累;求智慧,就要每日抛弃。”
整理自己周边的环境空间有利于整理自己的思维、想法、灵魂,乃至自己内部的宇宙。
这是《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现代汉语翻译。真是所谓的真知灼见。
断舍离的实践首先从扔掉“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这一简单的行动开始。但断舍离的根本目的还是重拾自我肯定感,确立自我轴,创造审美意识。
我自己也一步一步地走在螺旋阶梯上。如果这本书能给你带来哪怕一点触动或灵光,我也会感到无与伦比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