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么,首先要诚实地面对每一件物品,要自觉地意识到每件物品都是“代表物品本身的属性信息+你在物品上附着的思想的信息”结合体。
身边的一切物品附着着“代表物品本身属性的信息+你在物品上附着的思想的信息”。可以说不带有你的思维想法的物品是不存在你的世界中的。
然后,诚实地问自己:“我附着在这个东西上的信息(思想)到底是什么?”重新审视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如果这件物品对“现在·此地·自我”来说是“需要的·合适的·愉快的”,那么就继续保持关系;如果是“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思维想法的话,就说明这个东西没有必要在你的世界存在下去了,那么,立刻扔掉。
周遭的物品除了提示你“我是椅子”“我是钢笔”“我是小石子”,还附着你的思维想法。比如说,椅子上附着的想法是“这是我平常坐的椅子”,圆珠笔上的是“这是珍视之人送给我的”或者“这是在旅游地买的纪念品”,小石子上的是“这是我家院子里的石子”“在路上踢着玩的石子”,等等。
针对每一件物品,一遍一遍地重复这个过程。
但其实断舍离的本意是通过杂物来掌握自己的状态,整理心灵的混沌从而达到享受人生的目的。因此,比起整理杂物本身,断舍离更侧重于代表思维想法的信息的处理。
当我们终结自己和某件物品的关系时,也许会感到忧伤和寂寞,我们会觉得“这确实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是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但是真要扔的话还是舍不得”,这时候你可以翻到“稳态”那一节看看。
关于如何清理杂物,在我之前的作品里有过反复介绍,以至于很多人把断舍离当作一种杂物整理术。
放手时确实会一时地感到不安和痛苦,但是等我们克服后,会重新找回自己的敏感的内在智能的天线。
从信息这个特性上看,我们应该抛开那些对“现在·此地·自我”来说“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信息。
假如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可以首先排除“自我的思想”,仅从“物品本身的属性信息”来看看它对你有什么帮助。
信息是人的思维想法的产物。当人自以为“信息存在”的那一刻,就出现信息本身。当这种想法消失的瞬间,信息本身也就从这个人的世界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