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达·蒙特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愛看小說網2kan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记者安·弗里德曼(Ann Friedman)与她最好的朋友、企业家阿米纳托·索乌(Aminatou Sow)共同主持过--档播客节目《给你的女朋友打电话》(Call Your Girlfriend)。后来她写文详尽讲述自己收到了大量的仇恨邮件,批评她在节目中使用了过多的模煳限制语。“像用指甲划黑板”是iTunes上的评论者用来谴责她们的描述之一。2015年,弗里德曼在 The Cut杂志的一篇文章中为自己的语言习惯辩护,这篇文章触及了语言学家对模煳限制语的核心理解,但批评弗里德曼的那些人似乎忽略了这一点:“语言表达并不总是必须用最精练简洁的方式亮出观点或传达信息。语言表达往往也是为了创建联系,是为了让你自己被人理解,同时试着理解别人。”

很多情况下都是如此。例如,对一个人说“I mean,I just feel like you should maybe,well,try seeing a therapist”(我的意思是,我只是觉得你也许应该,嗯,试着去看看心理治疗师),比起“你应该去看心理治疗师”是一种更温和、更容易被接受的表达方式。后一种说法虽然直白,但在一场交心的对话中可能会显得冰冷无情。使用模煳限制语的表达更委婉、更包容,让听者感觉更好,并为彼此留下插话或者分享不同看法的空间。而“你应该去看心理治疗师”是一个封闭的句子,不容任何人置喙。

女性高超的交际技巧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不仅限于使用模煳限制语这一个方面。另一个被忽视的技巧被语言学家称作“最小反应”(minimal responses),指的是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听者所说的诸如“yeah”(是的)、“right”(对)、“mm- hmm”(嗯嗯)等小短语,来表示科茨所说的“积极的倾听”。

这段话里的模煳限制语并不代表她犹疑不决,她把句子断开并不是因为——按照叶斯柏森的说法——“没想好自己要说什么”。萨莉清楚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但是由于眼前的话题太敏感,她需要使用“well”“I mean”来让自己听上去不那么唐突和冷漠。“这种内心想法的透露很可能会让人颜面尽失,”科茨解释说,“所以说话人需要缓和言论。”

1995年,新西兰的社会语言学家珍妮特·霍姆斯(Janet Holmes)出版了一本名为《女性、男性与礼貌》(Women,Men and Politeness)的书,在书中她引用了下面的对话,对话中两个名叫蒂娜和琳恩的女人在谈论她们喜欢的老师。注意蒂娜说话时,琳恩运用的最小反应策略:

“Oh god yes well I mean we were living in Yorkshire at the time and I—I mean I. I mean I did/ I sort of thought well could it be John?”(哦,上帝,是的。嗯,我是说,那时候我们就住在约克郡,而且我,我是说,我……我的意思是,我的确多少在想,嗯,会是约翰干的吗?)

琳恩总是在一个完整的意义单元的结尾,或在停顿间隙恰到好处地插入感叹词,永远不会强行抢过话头或打断会话,它们的作用是向说话者表达认同,同时表明听者在关注对方的叙述进展。这些感叹词使得会话富有成效,因为所有的“mm- hmm”和“yeah”都代表琳恩对谈话的投入和对谈话内容的支持,说明她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一堵任凭蒂娜自说自话的墙。

这些人际交往手段对女性来说尤其易用,因为她们在对话中几乎总会调动情感。科茨收集了一些有启发性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一组女性朋友关于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臭名昭著的约克郡开膛手案的群体讨论。讲述者回忆说,在追捕行凶者的过程中,警方要求公众把他们自己的家庭成员当作嫌疑人看待。有一次,一个名叫萨莉的女人透露,她曾经有一秒钟认为凶手可能就是她的丈夫。以下划线处是她声明中使用的模煳限制语:

科茨说,这些策略性的短语“说明女性会在谈话中敏锐地做出最小反应……这是一种成就,体现了谈话参与者在预测谈话如何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非裔美国人语言学者索尼娅·莱恩哈特曾告诉我,说非裔美国人白话英语——许多黑人社区中流行的一种系统化的方言——的女性尤其擅长做出最小反应。“你坐在一群黑人女性中间时,会发现她们的对话中有很多闲谈,很多的‘mm- hmm’、‘girl,you’re right’(姐们儿,你说得对),”她说,“黑人女性之间的谈话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创建共识和团结。”

但是语言学家发现,填充短语其实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而且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男性使用填充短语的频率并不亚于女性,而且女性使用填充短语来展现谦卑恭顺的频率也远没有人们误以为的那样高,下一章我们会做更详尽的讨论。人们误以为使用“just”“I mean”“I feel like”之类的短语是女人犹疑不决的标志,但其实她们只是为了缓和语气。而且有研究显示,填充短语的使用有助于在会话中创建信任和产生共情。科茨解释说,类似的填充短语“被用来维护所有参与者的面子、讨论敏感话题,并鼓励其他人参与进来”。

女性在谈话中用来创建联系的另一种策略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提问,这也被误解为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按照拉科夫和大多数讲英语的人的标准,如果一个女人问“太多”问题——其中包括具有陈述功能的问题,例如“现在该去吃晚饭了吧?”,以及句尾附加问句”,例如“今天天气真好,不是吗?”——那是因为她胆小怯懦。但珍妮弗·科茨的研究表明,在女性专属空间里,提问——包括陈述式问题和句尾附加问句——是非常方便的增进合作的手段,由提问可以引入新话题、确认其他说话者的观点,或者开始一段叙述。具体操作例如:一群女性朋友就一个话题——比如她们去过的音乐会——开始谈论她们的不同经历,她们可能都在分享自己曾见过某音乐人的故事,这时一个人问另一个人:“嘿,姐们儿,你去年不是见过蕾哈娜吗?”或者:“你去看的那场带有狂舞区的精彩演出叫什么?”

对于女性屈从于这种期望的问题,拉科夫的观点是,过多使用“just”“you know”这类填充短语来表现得甜美和自我怀疑,对于女性在社会中的整体地位毫无裨益;相反,这种做法会强化“女人天生善良软弱、没有安全感”这一刻板印象。因此,女性应该彻底停止使用这些填充短语。如果你是一名女性,你可能听到过老师或家长在某个时候对你提出类似的批评,希望借此帮助你在面试或演讲中听起来更“权威”和“自信”。

科茨发现,当男性互相提问时——他们和女性一样频繁地这样做,但他们从来没有因此被指责缺乏安全感——他们通常是在询问信息和寻求答案,但就女性来说,提问具有不同的作用。女性提问的用意是欢迎每一位参与者加入对话,并保持整体对话的顺畅进行。全女性对话之所以具有精妙的水平结构,是因为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将自己定位为当前话题的主导者,而且她们提出的问题都要符合这一要求。“女性不提出寻求信息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她们愿意相信说话者‘知道答案’,是一个内行。”科茨解释道,“在友好的交谈中,女性会避免把自己当作了解一切的专家,因此也会避免导致谈话失衡的言行。”

在她的书中,科茨揭开了人们常用的语言策略“模棱两可”(hedging)的神秘面纱。语言学家所谓的模棱两可,指的是人们讲话时对填充短语(filler phrases)的使用,例如,“just”(就,只是)、“you know”(你知道)、“well”(嗯,好)、“so”(那么;所以;嗯)、“I mean”(我是说)以及“I feel like”(我觉得)等。这些短小的口头禅备受争议,最早正式谴责它们的现代语言专家之一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罗宾·拉科夫。早在20世纪70年代,拉科夫就指出使用模煳限制语是犹豫和缺乏自信的表现。她认为,正如社会训导女人怀疑自己身体的吸引力,“长久以来,这种文化氛围中的女人要通过表现出对自己话语正确性的不确定,才能获得安全感”。拉科夫说,女性相信,自己说话时犹豫不决才能被听者接受,因此她们会用“just”和“you know”这样恭顺的短语来削弱她们话语的说服力,例如:“I just feel like maybe we should push the deadline to Friday,you know?”(“你知道,我只是感觉也许我们应该把截止时间延长到周五?”)

其他小说推荐阅读 More+
重启修仙纪元

重启修仙纪元

步履无声
当高歌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灵气复苏前的地球。要不了多久,这个世界将会成为修炼者的时代。修炼门派,古武世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作为一个重活了一次的人,高歌总觉得,如果自己不将那些资源,功法,宝地,先一步抢过来的话,简直对不起这个身份了。在这个时代有很多天才,而我,职业吊打各路天才,我叫高歌,高歌猛进的高歌!微信公众号:作者步履无声读者群:424110920
都市 连载 565万字
抗日之陆战狂花

抗日之陆战狂花

掠过树梢的熊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昔日侦察兵穿越成羸弱小少爷,为了生存,更为了彻底粉碎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
历史 完结 0万字
仙俯首

仙俯首

幼稚园扛把子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整片天地有如一片牢笼,困在其中的万物,命贱如草。 一个从贫瘠小镇上走出的少年,最终踏向了寰宇的乱古战场。(本书慢热,杀伐文,喜欢请收藏)
武侠 连载 0万字
星际血路之世界毁灭

星际血路之世界毁灭

利剑血幽灵
地球被更高等文明作为养殖场,第六纪人类面临着更高等文明另类屠杀方式,人类艰难的生存着,但当人们渐渐的发现隐藏在这一系列超级灾难别后的真相,是更高等文明对地球人类的另类屠杀后,地球嫣然不再安全,第六纪人类不得不放弃生活了很久的家园,告别生养他们的地球母亲,逃往浩瀚的宇宙星空。
网游 连载 14万字
浪迹深圳的岁月

浪迹深圳的岁月

adu的天空
九十年代的深圳,对于外地打工仔、打工妹来说,一切都感觉新奇! 坐在夜班的流水线,听着胡晓梅的《夜空不寂寞》,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深圳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农民工黯然离去! 带走的是荒凉,留下的是繁华!
都市 连载 0万字
都市透视医尊(都市妙手医尊)

都市透视医尊(都市妙手医尊)

田地85
都市 连载 0万字